产品展示

产品展示

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

来源:www.leyu.com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8:04:07

  林绍良新居,坐落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16—1号,原是一座建于清代的三间排平屋。1951年,林绍良三昆仲从印尼汇款回来托妹夫章如珍改建成二层高楼,为硬山顶砖木结构,面宽五间,进深二间。20世纪80年代,林绍良托付同村夫、修建高级工程师林稔载改建成歇山顶(俗称斗笠盖式)别墅,修建面积800多平方米。2001年,在右侧又建了一座结构相同的别墅,修建面积300多平方米。

  在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,有一座红墙黛瓦的百年老院子。它便是林绍良新居。青年时期,林绍良从这儿走出,远渡重洋前往印尼创业,成为闻名华人企业家、出色侨领、世界财团三林集团的创办人,被业界称为“亚洲的洛克菲勒”。身居海外的他,心系“娘家”,为家园经济社会继续健康开展助人为乐。

  今天,福州市归国华裔联合会、福州日报社联合推出的《福州侨厝——有福之州·侨厝流芳》带你看望闻名侨领林绍良的新居。

  牛宅村是福清闻名侨乡之一,据不完全统计,旅居印尼、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人口达3600多人,约占全村人口55%。

  林绍良于1916年出生在牛宅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。父亲林元载终身务农,深感没有文明之苦,所以先后送林绍良兄弟到私塾读书。林绍良自幼聪明过人,在私塾一向念到15岁。之后,家人给他在村口租了一间房开面馆。1935年,林元载逝世。1937年,日本发起全面侵华战役,福清百业凋敝,林绍良的面馆也被逼关门。

  1938年,林绍良远涉重洋来到印尼,先在叔叔卖花生油的小店里做学徒,学会了经商。4年后,他开端自己创业,把眼光投向印尼盛产的咖啡豆。他每天半夜三更起床,先将买来的咖啡豆磨成粉,再用旧报纸包成小包,天还未亮就骑上自行车,赶到六七十里外的三宝垄等地贩卖。除了卖咖啡粉外,他还和家人做过许多小买卖。

  二战后,印尼百废待兴。20世纪50年代初,他与兄弟三人一同创办了印尼三林经济开发有限公司,赢得了“面粉大王”“水泥大王”“地产大王”“金融大王”等美誉。

  20世纪90年代,印尼三林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开展成为跨国企业三林集团,触及金融、地产、矿藏、轿车制作、交通等许多范畴。1995年三林集团的总资产高达184亿美元,经营总额约200亿美元,所属公司640家。

  1997年亚洲金融海啸袭来,三林集团遭受巨大冲击,但没有裁人,由于林绍良说:“那关系着60多万个家庭!”时年81岁的林绍良以惊人的意志,与子女们战胜重重困难敞开复兴大业,保住了数十万家庭的经济来源。

  《习在福州》中记录着这样一段故事:1991年,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在福清市领导的陪同下,到印尼访问林绍良先生,他将林绍良先生在过去国内暂时困难时期给同乡们寄回来的米、面、油比方成鸡蛋,期望林绍良先生与政府协作建造工业园区,一同给同乡们送只“鸡”,教他们懂得“养母鸡生蛋”。习说,不能直接光是送“蛋”给他们吃,吃完了仍然是“穷光蛋”,要教会他们“养母鸡”,这样就不断有“蛋”吃了。

  林绍良听完后怅然容许,决议与福州市签定开发50平方公里元洪投资区的协议。1992年5月17日,经国务院同意,全国最大的外商成片开发区元洪投资区建立。

  1994年6月,元洪码头建成投入运营,成为福州港首座3万吨级以上码头。该码头于1994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对外国籍船只敞开,是我国一级口岸之一。2005年9月,元洪投资区被核准为国家级综合性投资区,之后依托海港码头全力开展临港工业。2016年,元洪投资区发起“元洪世界食物工业园”开发建造,食物工业生态链项目纷繁落地园区。2021年,元洪投资区成为中印尼“两国双园”项目中方协作园区。

  林绍良曾说:“参加寓居国国籍的华人好像我国嫁出去的女儿。嫁出去的女儿当然要效忠婆家,为寓居国多作奉献,但关怀娘家,为同乡、为社会人群谋福利也是人之常情。”

  除了开展工业之外,他与很多福清籍海外同乡一直以民生为念,为家园捐资推进基础设备建造。据不完全统计,从1982年起直至临终,在30年年月里,林绍良在福清范围内捐资巨细项目近百个,触及修桥铺路、围海垦山、兴修水利、文明教育、医疗卫生、科技体育、供水供电、慈悲福利等社会工作。

  福清十年九旱,缺水问题向来严峻。1992年,当家园决议兴修闽江调水工程时,林绍良与林文镜带头认捐2500万美元,并发起海外侨贤活跃认捐2000多万美元。2003年11月,调水工程竣工。

  1991年4月,林绍良大手笔在家园牛宅村创办了元载工业村。他与林文镜等侨领先后合资捐建了元洪路、元华路等路途,捐建了元洪师范校园、元载中学、元载小学等校园,独资捐建了元载大桥、卢曹新桥等。

  2012年6月10日,林绍良先生走完了他96年跌宕起伏、光辉传奇的人生,他爱国爱乡、重情重义、报效桑梓的精力,一直鼓励着后人。

  在福清侨乡博物馆林绍良陈列馆榜首展厅的墙上,写着一句话:“人都有根,这很重要。”简略的言语,道出了林绍良的心声,也说出了很多华裔华人对故土的深沉情感。

  1980年,林绍良与10多位海外福清籍同乡一同出资1000万美元,在家园兴办了全省榜首家外资企业——清华糖厂。

  1986年,林绍良与林日顺、陈德发等印尼、新加坡侨领一同建立了融侨基金会。134位海外同乡活跃参加,筹集资金4800万元港币,用于支撑家园建造。

  1987年春,受林绍良的托付,福清籍侨领林文镜带着印尼工商调查团回乡调查。之后,他们注入巨资建造全国榜首个“侨”字号国家级开发区——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。1992年,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同意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。现在,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开展壮大,成为福清改革敞开的示范区、工业生长的突破口、引领经济的“火车头”。

  1990年,林绍良、林文镜与家园合资建成福清下垄集装箱码头,成为我国大陆首个中外合资建造的港区、继厦门港后福建的第二个集装箱码头,完毕了福清没有外运的前史。

  林绍良的儿子林逢生秉持其父精力,继续关怀和支撑家园建造。近年来,林逢生相继捐资建造华裔公园、海口中学元载体育馆、元载小学教学楼、元载幼儿园配套设备等。三林集团在中印尼“两国双园”建造中也活跃发挥作用。

  2020年12月26日,在给福清撤县建市30周年座谈会的贺信中,林逢生厚意回忆了跟从父亲林绍良参加家园福清建造的阅历。他说,父辈对家园那一份不计得失的爱和支付,深深地影响了他。为秉承父亲“让家园强壮,让海外华裔华人更有庄严”的初心,他着力推进中印尼“两国双园”建造,期望带动福州新区福清功用区走向世界市场,打响福清品牌。

  在牛宅村,林绍良新居静静矗立,诉说着闽商巨头林绍良自食其力、谋福桑梓的故事。这座百年古厝原是一座建于清代的三间排平屋。20世纪80年代,林绍良又将其改建成具有时代气息的歇山顶(俗称斗笠盖式)别墅,2001年在右侧又建了一座结构相同的别墅,修建面积300多平方米。屋内摆放着主人日常运用的木制家具,原料并不贵重,显得内敛谦逊。

  为了纪念林绍良,讲好“侨故事”,2021年,林绍良的三林宗族全资在牛宅村洋北山修建了福清市华裔公园,占地面积236.3亩,是展现融籍华裔华人创业史的重要窗口,展现了东南亚各国的文明及风土人情。

  在公园内,有一座修建面积6781平方米的福清侨乡博物馆林绍良陈列馆。陈列馆景观设计以天然园林交融南洋风情为主,是一处集人文、艺术、旅行、休闲于一体的公益敞开场所。

  林绍良陈列馆设有“亲、诚、惠、容”4个主题展厅,展现林绍良为代表的海外侨贤,艰苦创业、心系桑梓、忘我捐赠、实业报国的人文故事。

  《福州晚报》(2025年2月9日 A05版福州侨厝——有福之州·侨厝流芳)

CONTACT US

联系我们
欢迎关注www.leyu.com微信公众平台
Top